11月15日,美籍华人招思虹女士捐赠中国近现代文献史料及华侨文献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出席捐赠仪式,并向招思虹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玉成此次捐赠的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彭震尧先生以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捐赠仪式。

仪式现场,招思虹女士代表“《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旧金山涵芬楼外楼”等华人公益团队,将一批流落海外的中国近现代文献史料及华侨文献无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其中文献原件约计41种59册/件、复制或打印件32种104册/件,包括《大同书》《广州三日记》《最新金山歌集、联集合刻》等流传海外的近现代文献史料,《千字文白鸽票》、华侨“出港票”、“入港票”等稀见华侨文献以及美国于1942年7月7日发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战建国”五周年纪念邮票和首日封等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献史料印证了海外华人的艰辛生活与爱国情怀,为近现代历史以及百年华侨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1988年,招思虹女士由广东韶关移居美国旧金山,现担任美国华文文艺家协会副会长、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华文报纸《星岛日报》“金山掠影”专栏主笔等职。多年来,招思虹女士热心从事公益活动,组建了“《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和“旧金山涵芬楼外楼”等华人公益团体,积极开展抢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密切相关的海外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工作,并无偿捐赠给国内多家博物馆,确保其顺利回归祖国怀抱。此次捐赠,既丰富了国家图书馆馆藏、推动了海外文献回归,也为海外华人华侨参与祖国文化事业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次彰显了海外同胞的拳拳报国之心。
国家图书馆在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与民国文献保护计划的过程中,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征集海外华人名家手稿、华人历史原版老照片等珍贵文献、文物。此次捐赠正是开展征集工作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国家图书馆除了努力促成文物实体回归祖国,还特别加强开展海外文献的合作保护工作,并专设“海外中华古籍专题网站”,积极利用影印出版、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方式,使海外遗珍得以重现于世,为人所用。国家图书馆诚挚地期望与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促成更多的海外文献以各种形式入藏国家书库、回归祖国怀抱,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近现代海外文献史料,记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