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司新闻 • 资讯正文
学前教育数字图书馆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二讲:泥塑
2016-04-01

  2016年3月24—25日,中国数字图书馆学前教育数字图书馆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为期两天泥塑与剪纸的传统文化讲座,来自北京各区的幼儿园园长及教师们多达近300人参加了讲座。

幼儿园老师签到

专家与幼儿园老师们在讲座现场

  讲座的第一天,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邰高娣老师首先为广大幼儿教师讲解中华传统泥塑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为了让幼儿园老师们对泥塑这项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邰高娣老师分别从泥塑的概念、历史沿革、民间类别、地方特点及代表作品几个角度进行了讲解,并向老师们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泥塑作品图片,它们都是不同文化时期的经典泥塑文物,这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大饱眼福,惊叹不绝。

  现场,邰高娣老师带领着的老师们在泥塑的历史长河中穿越,老师们特别直观地了解了泥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也领略了地方泥塑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特点。老师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获得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并为今后幼儿园的手工泥塑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文化背景知识和丰富的欣赏素材。

  下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专业委员会委员胡鹏飞老师结合幼儿园泥塑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现场示范并传授幼儿泥塑的制作方法。胡老师给在座的各幼儿园园长、老师们展示各类花卉、小动物等泥塑作品,并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幼儿学习泥塑的角度出发,使用简易、安全的工具教授幼师们学习如何进行泥塑创作,并亲自示范泥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胡鹏飞老师讲座现场

现场老师们认真听讲

胡老师的泥塑作品

为老师们现场示范泥塑的制作方法

  在胡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们学会了水仙花、玫瑰花、牡丹花、牵牛花等各种花卉的捏制方法,并掌握了泥塑渐变色的制作工序,还学习了仿生度极高的多肉类植物的塑造过程,以及笔筒、十二生肖等泥塑的塑型艺术。

老师们在进行泥塑作品创作

老师们现场创作的泥塑作品

老师在展示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

  泥塑讲座得到广大幼儿园园长与老师们的热烈响应。通过专家们的现场教授,幼儿园园长与老师们亲自动手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体会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开阔了眼界,以便将来更好地应用于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Copyright © 2000-2017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88544789 400-655-018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552号 京ICP证010539号 京ICP备090990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