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国家图书馆承担的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图书馆面向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与规范研究”开题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央党校科研部规划处处长高彦斌、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出席了会议。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主任崔慧萍率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陈力作为项目负责人,在会上阐述了课题研究思路及前期研究进展。课题组将结合中国图书馆特别是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际,提出针对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程度的残疾人士信息需求进行分类、分级保障的方法与模式,在业界推广实践基础上形成《图书馆残疾人服务指南》以及《图书馆残疾人服务规范》等理论成果,从而进一步指导业界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各级各类图书馆残疾人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成员的汇报,高度肯定该课题对于改善残疾人信息获取困境的重要意义,并就课题内容充分交流意见,提出诸多宝贵建议。与会专家指出,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在服务规范的确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知识信息需求,可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书籍邮寄服务、才艺展示平台和跟进式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与残疾人群体建立紧密的沟通平台,促进残疾人群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专家建议,图书馆残疾人服务应加强对智障人群特别是智障儿童的知识服务研究,以填补国内相应领域空白。在调研过程中需兼顾城市与农村、中西部地区差异等因素,同时加大对高校图书馆与民间图书馆的关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于1991年,是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申报方面取得重要成效,2011年至今已成功立项10项,涉及图书馆基础理论、文献研究、业务实践等不同领域,一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