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国边疆基层文化发展,作为文化部“服务基层 走进西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图书馆三沙市分馆”于2013年7月12日挂牌成立。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卓怡新、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出席了在三沙市举行的启动仪式。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市,三沙市的成立,掀开了维护我国南海主权和行政管辖的新一页。此次,国家图书馆设立三沙市分馆,是国家图书馆首次在地方设立分馆,其命名和挂牌,有力彰显了国家主权,将有力促进三沙市以及驻军部队的文化建设。
为建设好国家图书馆三沙市分馆,更好为当地居民和驻军提供文化服务,国家图书馆调配了包括百科全书、海洋知识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图书约3000册;向三沙分馆捐赠了总价值12万元的两台触摸屏并部署电子阅报系统,可阅读每日更新的200种电子报纸,以及古籍珍品、名家名作、民国书刊、老照片等丰富资源;向西沙水警区赠送价值7万元的50台电纸书,包含文学经典、畅销小说等近5000册电子图书,113场国图“文津讲坛”讲座资源等。通过这些设备和资源,将进一步丰富三沙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后,国家图书馆还将根据三沙市军民需求,逐步拓展参考咨询、文献提供等业务合作,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同时开展海疆历史文化展览等社会教育活动,为当地驻军和政府的文化、经济建设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大,我国海疆和陆疆局势出现新的动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和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已于2012年成立了“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依托宏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有计划地全面整理和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文献资料,有效提升为我国国防建设、外交政策制定提供文献信息支撑和保障的能力。2012年9月,针对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国家图书馆展示了大量珍贵历史文献,力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同时,国家图书馆关注边疆重点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积极利用自身文献资源及专业技术优势,推动边疆地区基层文化发展, 2011年1月,国家图书馆联合黑龙江省军区,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开展“国家数字图书馆落户北极军营”活动,把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推送到边防军营,为官兵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多年来,国家图书馆还通过捐赠文献、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借助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等重点项目加强对新疆、西藏文化援建工作,为国家边疆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