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权资讯 • 资讯正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动青少年歌曲创作激情和动力
2012-03-13 人民网

  今年两会一开始,全国人大代表、歌唱家谭晶即提交了《关于加大青少年歌曲创作引导力度的建议》。

  谭晶希望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更多词曲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且适合青少年励志成才的歌曲。谭晶特别强调,要使青少年歌曲创作生产进入良性循环,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动和保护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另外,国家版权局应对目前音乐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继续进行专题调研,特别是针对各种音乐版税的收取与分配环节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拿出具有公信力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用优秀音乐作品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写这份建议之前,谭晶曾经关注过一组数据:乐坛关注度最高的歌曲排行榜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20期前十名、共两百首歌曲中,爱情歌曲占93%,公益歌曲,励志歌曲占7%,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一首都没有。这些上榜的爱情歌曲中,体现积极健康爱情观的不到20%,大部分是无病呻吟、苍白空洞的东西。

  因此,谭晶呼吁国家鼓励更多的词曲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主题健康、励志的歌曲,把广大专业和业余词曲创作者、演唱者的关注力、创造力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上来,凝聚到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上来,凝聚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上来,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创作的每一首歌词、谱写的每一段旋律、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力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恢宏乐章中的一个个生动音符,成为与时代发展进步同频共振的嘹亮号角。

  目前,在广大青少年传唱的歌曲中,爱情歌曲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这些歌曲过分渲染与煽情,其中过度成人化和情绪化的词曲内容表达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今天的青少年创作出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旋律动人、内容积极向上的时代新曲,不仅是广大青少年的期盼,更是这个时代的有力召唤。

  设专项基金鼓青少年歌曲创作

  谭晶建议设立青少年歌曲创作基金,建设由业务主管部门掌控的创作基地,设立国家级的歌曲创作和音乐评论大奖等。

  少年强则国强,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青少年是重要的生力军。设立基金的目的是鼓励创作者努力创作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原创歌曲,真正找到一批既符合时代特色又适合广大青少年传唱的新时代童谣,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少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这是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

  通过设立创作基金,配合歌曲创作和音乐评论大型赛事和奖项,力争寻找到一批像《让我们荡起双桨》、《闪闪的红星》这样能够影响几代人的新时代经典童谣。同时,从众多参赛作品中挑选出一批励志、阳光、积极向上的歌曲献给中国农村的广大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青年等青少年群体,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用歌声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健康成长,奋发有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青少年歌曲创作良性循环

  要使青少年歌曲创作生产进入良性循环,谭晶认为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动和保护创作的激情和动力”。

  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声誉。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管理专利工作机构的建制总体得到加强,出现了政府主导、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专利工作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了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专利保护机制。截至2000年底,法院和专利工作的部门共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案和侵权案1.5万件,还查处冒充专利行为4000多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原创歌曲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加强国际音乐文化交流

  从2000年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一名,到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中获得演唱一等奖;从2006年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和谐之声”,到2011年伦敦演唱会将中国的声音带进欧洲艺术殿堂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从大型歌剧《木兰诗篇》海外演出到复排《白毛女》的经典传承,谭晶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工作,凭借自己独特的跨界演唱法和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她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歌坛的领军人物。

  结合自己的实践,谭晶在建议中还提出要通过组织以青少年音乐创作为主题的重大创作活动、重要声乐比赛及重大音乐节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及音乐创作环境;建立健全以国有文艺表演团体为主体、以国有演出场所为基地的公益性演出长效机制;定期组织青少年歌曲创作大赛,设立创作基金,从创作、制作、表演、推广等各个环节打造和推出一大批青少年歌曲创作的人才队伍,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要改变那些音乐作品展示多、创作人才互动少的现状,借鉴先进的国际人才交流模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多安排创作人员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吸收借鉴国际音乐创作的有益经验,为中国音乐“走出去”探索宝贵经验。

Copyright © 2000-2017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88544789 400-655-018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552号 京ICP证010539号 京ICP备090990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