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开题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将建立“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数据库,为抗战研究增添新的史料整理成果。本次开题项目的第一批成果《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新书首发式同时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内多位近代史、中日关系、抗日战争研究专家30余人参加开题会。

近代日本,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断派人潜入中国各地,对中国国情作周密调查,这些调查档案资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系统,即政府部门的调查、军部的调查、民间组织的调查、企业的调查以及个人踏查资料,目的是为日本从经济、文化和军事上侵略中国作充分准备。
为加强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服务国家内政外交大局和抗战研究,国家图书馆申请立项了该课题。按项目规划,国家图书馆将建立一个“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数字化服务平台,并从东亚同文书院和满铁调查报告开始,对馆藏日本对华调查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数字化,同时还将联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收藏单位,进行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建立专题数据库。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中,国家图书馆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共五个,其中由国家图书馆作为第一牵头单位负责的两个,包括当日开题的“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和数字化”项目以及10月18日开题的“日本战犯审判文献征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也是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工作内容。
同日首发的《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200册)也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的第一次集中面世。作为“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和数字化”项目的第一批成果,为中日近现代关系史研究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资料和便捷的获取方式,对推进和深化抗日战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