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图新闻 • 资讯正文
“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6-11-25 国家图书馆

  2016年11月1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古琴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邀请国内知名古琴名家和学者20余人,就典籍中的古琴文化内涵、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古琴文化的传承与现状进行交流探讨。

  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就国图收藏的古琴典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中的铁琴以及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弘扬和传承古琴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等进行了论述。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吴钊,当代著名古琴及昆曲专家马维衡,梅庵琴派第四代传人倪诗韵,中国民管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茅毅,擅长古琴的书法家郭志鸿,古琴世家、国家一级歌唱家李冰等与会者都发表了精彩发言,各位专家的独到见解,也有助于人们更多地领会到古琴艺术的魅力和作用,更加深刻、系统地认识古琴艺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于同日进行预展并于22日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从古琴历史的演变及斫琴技艺等不同角度出发,其间穿插文雅逸事、著名琴曲、传世名琴等介绍,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历代名琴、琴家、琴主的传奇故事。展览还详尽地展示了国家图书馆藏文献中琴文化的相关内容,展品包括琴论、琴制、琴艺等文献资料,以及历史上著名古琴实物、复制品等。观展时,观众不光可以深入了解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等故事,更可以近距离欣赏稀世琴谱及古代名琴实物,如明刻本《太古遗音》、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专集明刊影印本《神奇秘谱》、以及根据《太古遗音》制作的古代四大名琴焦尾琴、绿绮琴的复制品等。值得一提的是,由国图收藏的一件当今极为罕见的木质铁皮衣仲尼式琴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当年,江南常熟瞿氏第二代瞿镛正是得到了这把铁琴和一个铜剑,才有了铁琴楼剑楼这个藏书楼名字。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古琴的各种零部件,并在现场提供工具和木胎,让观众体验古琴的制作过程;展馆现场应用激光投影互动技术营造了高山流水的情景氛围,并准备了男女款式的各色汉服,观众可以穿着汉服,像古代文人墨客一样置身世外美景之间感受焚香抚琴的乐趣。

  展览期间,国家典籍博物馆将联合各古琴机构、大中小学、社会团体等开展“琴书对话”“古琴与诗歌”“左琴右书”“走近大美古琴”等“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系列活动,组织古琴爱好者及大中小学参观古琴展览,深入了解古琴文化与生产工艺,让古琴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因其中和雅正,清微淡远,被誉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位列诸艺之首,一直备受文人雅士推崇。传说中,琴产生于上古之时,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关于琴的记载反复出现,反映出当时的琴乐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今,古琴艺术早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迄今为止,已入选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已有29项。

Copyright © 2000-2017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88544789 400-655-018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552号 京ICP证010539号 京ICP备090990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