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图新闻 • 资讯正文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国内首发
2013-09-03 国家图书馆

  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纪念日前夕,国家图书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整理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80卷)(以下简称《庭审记录》)正式与读者见面,首发出版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宗光以及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档案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国内多位近代史、中日关系、抗日战争研究专家以及“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检察组顾问倪征燠的子女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东京审判是二战后世界历史上重大政治事件,是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新起点,影响整个东亚历史进程,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近5万页的《庭审记录》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的庭审全记录,包括法庭成立、立证准备、检方立证、辩方立证、法庭判决等审判全过程。

  周和平介绍了《庭审记录》编纂出版情况。他指出,《庭审记录》在国内首次出版,是学界和图书出版界的盛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第一手资料,《庭审记录》真实、完整地再现了东京审判全过程,奠定了二战后东亚地区的格局,是我们尊重历史、记录历史、热爱和平的直接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宗光,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教授,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分别致辞。

  2011年,在文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联合业内相关单位启动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征集、整理、保护与研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史料是其重要内容。2011年2月,国家图书馆组建工作组,通过文献查阅、走访专家、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了解东京审判史料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收藏情况,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由海外征集到馆近5万页庭审记录。

  2012年3月,国家图书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双方工作人员对近5万页庭审记录逐页审阅、核实缺漏。为补全缺漏,2012年4月,国家图书馆又派调研组赴美挖掘史料,搜寻补得7000余页缺藏记录,基本补齐庭审记录原始文献。2012年10月24日,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启动。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庭审记录》正式出版问世。

  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庭审记录》的出版满足了国内学界对东京审判原始文献的迫切需要,提供了消除歧见与争论的有效途径,也是驳斥“东京审判史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非法论”等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歪曲和否认侵华史实言论的强有力武器与佐证,为解决现实争端提供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对于知史鉴今、资政育人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座谈会前,《庭审记录》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和平、程天权代表编委会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各捐赠一套《庭审记录》。座谈会现场,国家图书馆还展出了2011年以来通过海外征集到馆的东京审判珍贵历史照片近百幅。

 

  为子孙后代留下关于本民族兴衰荣辱的完整历史记忆,是当代人应当负起的历史责任。国家图书馆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收集整理东京审判在美档案及相关历史资料,陆续推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资料》(50册)、《二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报刊资料汇编》等相关文献,支持学术研究,提供公众利用,为保存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Copyright © 2000-2017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88544789 400-655-018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552号 京ICP证010539号 京ICP备090990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