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权资讯 • 资讯正文
文著协:服务会员不限于维权
2013-07-05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委派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将代收的稿费转交给部分著作权人

图为著名作家金波(左一)正在接受稿酬

  近年来,“谷歌版权门”“百度文库版权事件”“苹果网上应用商店侵权”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这些网络版权维权事件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年轻的机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成立四年的文著协,通过维权等新闻事件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并没有止步于此。这四年中,为会员做好日常服务、转付稿酬、为作者与出版社搭建桥梁等,成了他们最日常也最实际的工作。

  建短信平台

  与会员互动更方便

  文著协的会员以作家、新闻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居多,茅盾、郭沫若、季羡林、吕叔湘、林海音、何满子、周建人、楼适夷、夏衍、谈家桢、孙犁、端木蕻良、徐迟、罗洛等著名作家的继承人,以及著名作家贾平凹、宗璞、张抗抗、张胜友,著名学者余秋雨,翻译家吴岳添、顾蕴璞,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樊发稼等都是文著协会员。截至目前,正式会员已达7000多人,会员授权作品3万多件(部)。

  文著协总干事张洪波认为,会员是协会生存之本,也是协会的服务对象。目前,文著协已经建立多种渠道与会员联系,除了电子邮件和简报,还于2011年年初开通了中国移动“企信通”手机短信平台业务,通过手机短信,协会向会员不定时发送《著作权法》修改意见、稿酬标准意见、协会重大业务活动、稿酬分配和转付情况、稿酬发放提醒、会员创作和获奖情况、著作权普法知识等信息,加强与会员的沟通、互动,对会员的问询能够做到有问必答,使协会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和人性化。

  签转付协议

  收转分配更高效

  文著协是向著作权人转付报刊转载和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费的法定机构。据了解,四年来,文著协共向作者转付报刊和教材稿酬超过500多万元,涉及文章近万篇,惠及作者超6000人次,如巴金、茅盾、郭沫若、老舍、曹禺、钱钟书、冰心、陈建功、张抗抗、王蒙、余秋雨、贾平凹、铁凝、史铁生等著名作家或其继承人。其中与余光中、席慕容、刘墉、张晓风、尤今、管家琪等数十位海外华文作家保持经常联系,并向其分配教科书和汇编作品稿费多笔。

  张洪波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每年到了天气炎热的七八月份,考虑到部分著作权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文著协都会开展送稿酬上门的活动,协会先后为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汪曾祺的女儿汪朝、叶君健的夫人苑茵、老舍的儿子舒乙、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翻译家王焕生、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等上门送去稿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为此十分感动:“这真是服务到家呀!”并当场填写了入会材料,加入文著协。文著协实行“主动查询、主动核实、主动分配”的“三主动”工作理念,坚持把稿费发放到真正的作者手中。台湾作家刘墉在2011年8月访问大陆期间接到文著协当场转付的报刊和教材稿酬时,欣然题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作家们的保护者和推动者”。而台湾作家管家琪为文著协主动找作家转付稿酬的精神所感动,还主动帮助提供了十几位台湾作家的联系方式。

  目前,与协会签订“法定许可”使用费转付协议的报刊社有《意林》《知音》《特别关注》等200多家文摘类报刊。无法找到作者的相关作品信息也全部公布在协会网站上,并通过博客、微博等手段寻找作者。文著协还开通了稿酬快速查询系统,方便作者查询报刊和教材支付稿酬情况,同时解决或减少了出版社、报刊社的法律风险。

  版权代理

  为作者和出版社搭桥引路

  除了做好作者服务工作之外,文著协还试图搭起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利用自身较为庞大的作者资源和海内外出版社资源,积极为出版单位和民营文化公司提供版权代理服务和出版策划服务,帮助作家推广作品,为出版界提供切实有效的版权代理服务,解决出版界的作者授权问题。

  据介绍,四年来,文著协为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近百家出版单位,解决了300余种汇编作品的作家授权问题,年均百本。既维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也保证了图书的顺利出版,获得作者和出版界的认可。如《曹文轩挚爱文学经典》(童话卷,上、下册)、《好故事胜过好老师系列》(6册)、《青年文摘》系列图书等均由协会代理解决作家授权。

  2012年6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中央电视台联合光明日报出版社和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出了图书《舌尖上的中国》。协会接受委托,联系该书所涉作家授权。由于该书出版时间紧迫,协会特事特办,在不到两周时间里,解决了该书收入的梁实秋、汪曾祺、铁凝、程巢父、王世襄、古清生等名家的授权,保证了该书如期出版和系列营销推广活动的顺利进行,受到作家和出版社的好评。

  不仅如此,文著协还利用海外渠道优势,向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地输出版权近百项,积极推动中国作家作品走出去。(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方圆 文/摄)

Copyright © 2000-2017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88544789 400-655-018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552号 京ICP证010539号 京ICP备09099088号-1